[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贵州省委转发省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关于《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的批示

日期:1974-7-7 作者:[待确定]

各地(州、市)委、县(特区、市、区)委:

省委原则同意省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关于《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现转发给你们,希认真研究执行。

各级党委要以批林批孔为纲,深入学习,坚决执行毛主席、党中央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要认真学习六月十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株洲市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林、茶场的调查报告和《大有希望的事业》的短评,高度重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把知青工作摆在党委的重要位置上,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发动各行各业关心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争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新胜利。

中共贵州省委一九七四年七月七日(发至县、团级)

以批林批孔为纲,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毛主席给李庆霖同志的重要复信和中发〔1973〕30号文件,统筹解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七四届和历届城镇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动员安置工作,我们于六月四日至十四日在贵阳召开了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州、市委知青领导小组组长和知青办公室主任,省级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还有七个基层单位的同志。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文件,学习了中发〔1973〕21号、30号文件。参观了龙里县、都匀县和贵阳市不同类型的三个知青点、两个知青队,检查了对中发〔1973〕21号、30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交流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经验,批判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复辟资本主义,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反革命罪行,研究制定了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措施。

会议期间,《人民日报》发表了株洲市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林、茶场的调查报告和《大有希望的事业》的短评,到会同志受到很大鼓舞。参加会议的部分同志,在会后到株洲进行了参观学习。

大家认为,这次会议开得比较好,进一步提高了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伟大意义的认识,研究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增强了做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认清了当前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好形势。会议认为,在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形势大好。通过批林批孔,全省一万二千多名城镇知识青年用上山下乡的实际行动,回击林彪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恶毒诬蔑,同两千多年来的轻视农业劳动、鄙视劳动人民的陈腐观念决裂。一批革命干部带头送子女下乡务农。各地农村的同志和广大贫下中农热烈欢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努力做好下乡青年的安置工作。许多部门和单位从人力、物力、财力和学习材料等方面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鼓励、帮助下乡青年夺取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经过批林批孔,一九七二年以前下乡的知识青年,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意志更加坚定了,涌现出了一批坚持乡村,建设乡村的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同时,出现了一些党委重视,全党动手,做好知青工作的先进单位。这一切,是批林批孔的可喜成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逐步深入,形势必将越来越好。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林彪反党集团以及李再含、蓝亦农干扰破坏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罪行还批得不深不透,孔孟之道和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还没有肃清。我们有些同志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理解不深,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深远意义认识不足,抓得很不认真,很不得力。极少数领导干部,不批林,不批孔,甚至采取恶劣手段,干扰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九七三届和历届城镇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很不平衡,有的城市进展迟缓;“统筹解决”已下乡知识青年的实际困难,缺乏得力措施,一九七二年以前下乡知识青年,大多数没有建房,许多下乡知识青年的学习和口粮、医疗等问题很不落实;对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犯罪活动打击不力。这些,都必须引起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狠抓批林批孔。批林批孔,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抓紧抓好。批林批孔运动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认真学习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提高认识,自觉投入批林批孔斗争。要紧密联系现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实际,狠批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狠批林彪反党集团以及李再含、蓝亦农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罪行。狠批孔孟、刘少奇、林彪散布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书做官”、“下乡镀金”、“变相劳改”等反动谬论,彻底肃清其流毒,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持革命,反对复辟,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夺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胜利。

各级党组织要发动和组织下乡知识青年同广大贫下中农一道,投入批林批孔斗争。通过召开批林批孔座谈会,吸收他们参加党委举办的批林批孔骨干学习班等方式,进行培养教育。各地在建设不脱产的工农兵理论队伍的时候,要注意吸收他们当中搞革命大批判的积极分子参加。

三、遵照毛主席关于“统筹解决”的指示,狠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安置巩固工作,切实解决好下乡知识青年的实际困难。会议建议,由省、地、县三级分别组成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慰问检查团,由负责同志主持,吸收有关部、办、委、局和工、青、妇等单位的领导和干部以及部分家长代表、知青代表参加,从七月份开始,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进行慰问,“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严格地全面地进行检查”。要以批林批孔为纲,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中发〔1973〕21号、30号文件,对毛主席关于“统筹解决”的指示的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发现问题,制定措施,切实解决。特别要大力解决下乡知识青年的住房问题,把口粮安排落实。知青点过于分散的,要统一规划,有步骤地适当集中。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建房所需木材,除由社队就地取材、就近调剂以外,按每人零点五立方米纳入国家计划,除中央分配的木材指标外,不足的由省解决。由各地、州、市掌握的等外材,应优先供应下乡知识青年建房。国家调拨的木材,一律按支农价格作价,专材专用,保证供应。

要大力加强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培养教育,充分发挥下乡知识青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作用。要积极培养和吸收具备条件的下乡知识青年入党、入团,参加各级领导班子。要正确对待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全面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要注意成份,但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的无产阶级政策。对下乡知识青年中的缺点、错误,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简单粗暴。

四、会议认为,继续动员一九七三届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和抓紧抓好七四届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准备工作,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城乡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毛主席、党中央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大造革命舆论,对广大干部、贫下中农和革命群众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调动城乡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于七四届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动员安置工作,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以学校为主进行上山下乡的思想教育,经过民主评议,报县(市)知青办公室审查批准后,落实应下乡和“四不下”的名单,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做好上山下乡的准备工作。各系统、各单位要教育干部和职工鼓励、支持子女上山下乡,抽调带队干部,按照当地党委的统一规划,落实安置地点,同安置地区一道,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安置、巩固工作。

各级知青办公室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在七月底以前作出七四届和七三届以及历届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动员安置计划,并狠抓具体落实。

安置形式,各地要按照中发〔1973〕30号文件和省发(1973)18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举办以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为主,由带队干部和部分贫下中农参加的集体所有制的青年场、队,要由县(市)统一安排,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规模不宜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资金有困难的,可用人民公社补助款适当补助。安置知识青年到国营农、林、牧、茶场,应当根据发展农业生产的规划,按照分级管理权限,分别由省、地(州、市)农办会同知青办提出计划,经同级党委知青领导小组审查,报省委批准后,按计划统一安排。贵阳市七四届应上山下乡的中学毕业生需要跨地区安置的,待贵阳市委作出安排后,由省与有关地、县商定。

对七三届和历届应动员下乡的中学毕业生,一定要动员下去。以系统和单位为主,中学、街道密切配合,进行动员、安置。

五、狠抓阶级斗争。各级党委要发动广大群众,同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犯罪活动作坚决斗争。对于迫害、奸污女知识青年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依法从严惩办,并抓住典型案件,大张旗鼓地举行公判。对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要坚决杀掉。对长期未处理的积案,要迅速逐件查处。切实保护下乡知识青年的健康成长。

六、认真学习、积极推广株洲市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林、茶场的经验。要学习株洲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动各行各业关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调动城乡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农业学大寨,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采取户口到队,劳动在场,参加基本核算单位分配的办法,使知识青年不脱离贫下中农。

学习推广株洲市的经验,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总结自己的经验。各地、州、市和各系统要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厂、社实行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的农、林、茶场,抓好本地区、本系统学习株洲市经验的典型,以点带面。同时,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尽快作出一九七四年到一九八○年的规划。

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根本保证。毛主席反复教导我们:党委要议政,要抓大事,抓路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大战略措施。重视不重视、支持不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对待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态度问题,是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态度问题。我们要重新学习毛主席、党中央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和中发〔1973〕21号、30号文件,从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高度充分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摆在党委的重要位置上,“以极大的热情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这项工作。”凡是动员安置任务较大的县以上单位(包括厂矿、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党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和得力的办事机构。已经建立但不健全的,一定要抽调思想作风好、身体健康的得力干部,尽快充实健全起来;尚未建立的,要尽快建立起来。党委的组织部门,要按照省发(1973)180号文件确定的编制数和条件,根据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迅速为各级知青办配齐干部;对不适合做知青工作的,要加以调整。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四个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必须有一位负责人主管知青工作。知识青年集中的区、社,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干部,在各县总编制内调剂解决。

中发〔1973〕30号文件指出:各级党委要“组织党、政、军、民、学各方面的力量,满腔热情地积极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做到党委重视,全党动手,各个方面、各条战线齐心协力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会议认为,各级党委和知青办,要加强调查研究,层层办点,抓好典型,坚持做好思想教育,坚持做好动员和安置工作,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争取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新胜利。

中共贵州省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一九七四年七月二日

来源:

根据文件原件翻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